当前位置:十佳情感网 > 情感句子 >

诉衷情陆游译文(诉衷情翻译)

近期很多网友提问:诉衷情陆游译文(诉衷情翻译),小编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887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3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目录:

《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陆游


《诉衷情》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译文:


当初我作为低级官吏进入京城,结识的朋友都是英雄豪杰。起草重要文书,用蜡封固并连夜传送,骑着马奔驰传告中原人们。时机容易失去,壮志难酬,两鬓已生白发。只好写文章品评风月,指点山川,建立另外一种"功名"。


古诗词赏析: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诉衷情》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


回想当年为了建功立业驰骋万里,单枪匹马奔赴边境戍守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唯有曾穿过的貂裘,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胡人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任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




注释


诉衷情:词牌名。


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戍(shù):守边。


梁州:治所在南郑。陆游著作中,称其参加四川宣抚使幕府所在地,常杂用以上地名。


关河:关塞、河流。一说指潼关黄河之所在。此处泛指汉中前线险要的地方。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胡:古泛称西北各族为胡,亦指来自彼方之物。南宋词中多指金人。此处指金入侵者。


鬓:鬓发。秋:秋霜,比喻年老鬓白。


天山:在中国西北部,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


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这里是指




赏析


  此词描写了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当年”,指1172年(乾道八年),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自许封侯在万里”(《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万里”与“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匹马征万里,“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谢池春·壮岁从戎》),呈现出一派卓荦不凡之气。“悲歌击筑,凭高酹酒”(《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那豪雄飞纵、激动人心的军旅生活至今历历在目,时时入梦,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强烈的愿望受到太多的压抑,积郁的情感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宣泄。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之暗淡画面,心情饱含惆怅。


  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至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放眼西北,神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深:人生自古谁不老?但逆胡尚未灭,功业尚未成,岁月已无多,这才迫切感到人“先”老之酸楚。“一事无成霜鬓侵”,一股悲凉渗透心头,人生老大矣。然而,即使天假数年,双鬓再青,也难以实现“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事业。“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云外华山千仞,依旧无人问”。所以说,这忧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最后三句总结一生,反省现实。“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地,“此生谁料”即“谁料此生”。词人没料到,自己的一生会不断地处在“心”与“身”的矛盾冲突中,他的心神驰于疆场,他的身却僵卧孤村,他看到了“铁马冰河”,但这只是在梦中,他的心灵高高扬起,飞到“天山”,他的身体却沉重地坠落在“沧洲”。“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此时的失望,“早岁那知世事艰”,“而今识尽愁滋味”,理想与现实是如此格格不入,无怪乎词人要声声浩叹。“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句作结,先扬后抑,形成一个大转折,词人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在痛苦中呻吟。


  陆游这首词,确实饱含着人生的秋意,但由于词人“身老沧洲”的感叹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内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所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又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比一般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显得更有力量,更为动人。




创作背景


  公元1172年(宋孝宗乾道八年),陆游在西北前线重镇南郑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陆游被弹劾罢官后,退隐山阴故居长达十二年。这期间写下了一系列爱国诗词。这首《诉衷情》是其中的一篇,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诗译宋词∶陆游之《诉衷情》



原词∶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1】。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2】。


注释∶


【1】梁州∶古代行政区划名,曾是古九州之一;三国时设梁州,治所在今陕西汉中。【2】沧州∶水边陆地;古时指隐居之地。


译文∶


青壮年的时候,


希望像班超那样


为国立功得封侯,


曾经匹马万里


奔赴前线戍卫梁州。


可这报效国家的心愿,


像梦一样很快的断灭了。


如今早已远离了关塞河防,


听不见了军营的号角


和那杀敌的怒吼。


那昔日貂皮制作的戎装,


也落满了灰尘已经暗旧。




可叹胡虏还未消灭,


我的两鬓已经斑白,


徒然把感伤的泪水淌流。


谁料此生壮志未酬,


已经到了迟暮之年,


心里还想着前线的战事,


人却老朽在故乡沧州。


说明∶


南宋乾道八年(1172),陆游曾到西北前线南郑(今陕西汉中),在川陕宣抚使王炎公署里参与军事活动。那年陆游48岁,正当壮年。陆游写作这首词时,已经年近70。陆游在前线参与抗敌活动仅半年时间,就被调离了。


诉衷情—陆游

#你觉得最悲凉的一句诗或一句话是什么?#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戌梁洲。关山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老死沧洲。


一首慷慨悲凉的《诉衷情》

诉衷情


南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1]),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2]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


陆游虽是文人,却也曾在宋金前线任职,有过一段军旅生活。甚至曾向朝廷提出过极富战略眼光的《平戎策》,可惜未被采纳。此后陆游被调离,心怀爱国报国之壮志,却只能辗转蹉跎几十年。唯有寄此情此志于诗词之中,以抒悲愤。这首《诉衷情》便是陆游晚年的一首悲壮之作。词中起句便气势雄壮,惊人无比:“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为杀敌立功,万里之遥单枪匹马前往梁州前线!可谓是踌躇满志,信心勃勃,然而下一句的如今却是“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的理想破灭,昔日曾染血的貂裘如今尘封色暗。


上阕写今昔强烈的对比,下阕则进一步深化这对比之下的悲凉之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壮志难酬、英雄迟暮,一句“泪空流”写出了陆游内心的痛苦悲凉。结尾一句“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空有壮志之心,却闲居迟暮,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南宋是一个让人感慨悲歌的朝代,自靖康之变,宋室南渡之后就一直偏安一隅、苟且偷生!而终南宋一朝,不知多少仁人志士发出还我河山的呐喊、立下收复故土的壮志,却始终受到打压,至死难见中原平定!《诉衷情》既有着陆游对祖国深沉炽热的爱,也有着激昂壮志,还蕴藉着壮志难酬的悲愤和以个人遭遇对南宋投降派的愤恨。整首词格调苍凉悲壮,以壮语起,以悲语收,读来幽咽深沉,真个荡气回肠,令人感慨!


诉衷情


南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1]),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2]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


陆游虽是文人,却也曾在宋金前线任职,有过一段军旅生活。甚至曾向朝廷提出过极富战略眼光的《平戎策》,可惜未被采纳。此后陆游被调离,心怀爱国报国之壮志,却只能辗转蹉跎几十年。唯有寄此情此志于诗词之中,以抒悲愤。这首《诉衷情》便是陆游晚年的一首悲壮之作。词中起句便气势雄壮,惊人无比:“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为杀敌立功,万里之遥单枪匹马前往梁州前线!可谓是踌躇满志,信心勃勃,然而下一句的如今却是“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的理想破灭,昔日曾染血的貂裘如今尘封色暗。


上阕写今昔强烈的对比,下阕则进一步深化这对比之下的悲凉之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壮志难酬、英雄迟暮,一句“泪空流”写出了陆游内心的痛苦悲凉。结尾一句“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空有壮志之心,却闲居迟暮,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南宋是一个让人感慨悲歌的朝代,自靖康之变,宋室南渡之后就一直偏安一隅、苟且偷生!而终南宋一朝,不知多少仁人志士发出还我河山的呐喊、立下收复故土的壮志,却始终受到打压,至死难见中原平定!《诉衷情》既有着陆游对祖国深沉炽热的爱,也有着激昂壮志,还蕴藉着壮志难酬的悲愤和以个人遭遇对南宋投降派的愤恨。整首词格调苍凉悲壮,以壮语起,以悲语收,读来幽咽深沉,真个荡气回肠,令人感慨!


:


【本文标题和网址】诉衷情陆游译文(诉衷情翻译) http://www.shijiazhuangseo.cn/qingganwanhui/3235.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7月25日 星期二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