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十佳情感网 > 情感句子 >

渡荆门送别作者思想感情(渡荆门送别注释和思想感情)

近期很多网友提问:渡荆门送别作者思想感情(渡荆门送别注释和思想感情),小编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0210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6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目录: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到底有没有写离别?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大家都很熟悉,全诗气势恢宏,描写了楚地的壮阔绚丽景色。


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这首诗历来也有争论,就是题目“送别”两个字。


诗中好像并没有写送别,也没有离情别绪,清朝文学家沈德潜也认为“送别”二字“可删”。


这首诗果真没有送别吗?


当然不是,这首诗不仅有送别,而且送别之情至深至切。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创作背景:


这是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诗人之前一直在蜀地生活,游览峨眉,隐居青城,这次远渡荆门,开始全国漫游,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荆门山公园




  •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这句话字面意思是: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前两句点明了以下几个内容:


出行方式,坐船;


现在地点,荆门山;


目的地,楚国。


(1)这两句话还有其他隐含含义吗?


首先,先看“远”字。


这说明诗人已经坐了很长时间的船了。


我们知道,李白是一个对美景毫无抗拒力的人。


从家乡到荆门山这段路程中,有没有美景?比如三峡,这个路程中的风景也是美不胜收的。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荆门外”的景色,而不写路途其他的景色?


答案很明显:荆门山外的风景和荆门山内的风景是不一样的,而且可以断定,荆门山内的风景是诗人常见的,是家乡的风景。


这里就有一个结论:在诗人的心中,“荆门内”就是家乡。


还有两个理由:


一、 “外”字也能说明,荆门山其实就是诗人心中家乡内和外的分界线。


二、荆门山被称为 “楚蜀咽喉”,过了荆门山,就到了楚国。


这个结论有什么用呢?


当然有用!


这就说明,荆门山才是诗人和家乡的告别之地。


我们来看下两句。


长江


  •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大荒,指广阔无际的田野。


这句话字面意思就是: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滔滔江水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这两句话是千古名句,古今读者评价都非常高,写出了楚地雄浑壮阔的风景。


但这两句也隐含有离别之意。


(1)首先看 “随”字。


它有两层意思:


其一,说明山慢慢远去;


其二,说明诗人看的时间比较久。


诗人为什么要看着这些山,慢慢远去?


很明显就是不舍嘛!


这是什么山?这是家乡的山啊。


(2)再看“尽”字。


诗人从崇山峻岭一直看到平原。


这也写出了诗人的留恋和不舍。


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山随平野尽”,是诗人在向家乡的山告别。


(3)再看“江入大荒流”。


江水浩浩荡荡,奔向广阔的平野,好一幅波澜壮阔的场面!


这句话写出了诗人欢快的心情,也暗示出诗人渴望大展拳脚,实现抱负的壮志。


这里还有一层含义: “江入大荒流”像是诗人对山的告别语,“不用担心我,我即将去实现我的抱负”。


诗人和山的告别,已经完成。


我们看下两句。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通过“飞天镜”我们可以看出,这已不是刚才的江入大荒流”的壮阔场面,江水已经恢复了平静。


那么,诗人在家乡能见到“水中月如明镜”、“云中天似海楼”的景色?


高山峻岭,水流肯定很急,不可能出现明镜一样的月亮,对吧?


海楼就更能实现了,江面辽阔是海楼出现的前提条件,在蜀地肯定见不到。


也就是说,荆门山外的云和月,都和家乡不一样。


那我们问两个问题:


(1)诗人一个人出门在外,有人陪同吗?


没有,因为我们都知道李白是一个人出来的。


(2)退而求其次,那有没有熟悉的景物陪在身边呢?


李白想了想,山已经告别完了;


那么月呢?结果月和家乡的完全不一样啊;


那么云呢?云也不一样啊。


你们看,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深深的孤独感!


当他发现家乡的山、月、云都已经不在自己的身边,这份深深的孤独感便油然而生。


而这份孤独感,正是源于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


我们接着看后两句。


长江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句话字面意思就是:我仍然怜爱故乡的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这句话是紧承上一联的。


当诗人发现家乡的山、月和云都已经不在身边,他环顾四周,终于发现江水仍然是故乡的水啊,它一直陪伴着诗人。


很显然,这是一种无奈的安慰。


我们对整首诗的脉络进行梳理。


5、整首诗脉络梳理


首先,诗人侧面写出了与家乡告别的地点,就是在荆门外;


其次,诗人委婉地写出了与家乡的山的告别;


然后,诗人与家乡的月和云完成了告别;


结尾,诗人找到了一丝安慰,家乡的水还在送着我。


你们看,真像清朝文学家沈德潜说的那样,这首诗没有离情别绪吗?


很显然不是。


这首诗并不是为了写楚地壮阔绚丽的景色,而是通过写他乡之景来反衬诗人内心的孤独。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前六句都没有写分别,那么后两句突然出现“仍怜故乡水”,是不是很莫名其妙?


如果没有前面的感情积蓄,就不可能会有后面的感情落脚点!



(这首诗很早之前讲过,但是之前的文章写得很啰嗦,这里重新做了精简,再分享给大家)


站在诗人的角度来读诗,我是沉于古诗,欢迎关注我,每天我都会为您解读至少一首古诗。


四首古诗,写尽双向奔赴的意义:不被辜负的情与爱,总是最暖人心

西蒙·波伏娃说,“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


如今这个社会,越来越看重双向奔赴的爱情,三观一致,共同进步。你知我冷暖,我懂你悲喜,久处不厌,分开想念。


其实这种双向奔赴的爱情,早就被我们的古人写得淋漓尽致,缠绵悱恻又深情款款。


它是李之仪的,“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也是顾敻的,“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而古人的浪漫与深情不止于此,爱情要双向奔赴,亲情与友情也能同频呼应。我想你的时候,也深知你也在想我,就是这般深情与笃定。


故而,当相思涌起,我不说我想你,而直说你想我。其中绵绵情意,尽在无言中,余韵悠长,爱意更是绵长。


正是“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这种从对面落笔、主客移位的手法,叫做对写法。


这样的人间真情,跨越了时空的阻碍,用爱恋与坚贞,承诺与行动,勾勒出古人的情深义重。


1


深闺妻,万里愁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作为盛唐的著名边塞诗人和七绝圣手,王昌龄的笔下不只有金戈铁马,还有铁血柔情。


作为边塞组诗《从军行七首》里的第一首,王昌龄就用对写手法传达出边塞战士的雄浑悲壮,写尽思乡怀人之情。


久戍不归的征人坐在烽火台的“百尺”高楼上,独自望着黄昏日落,感受着沙海里传来的阵阵秋风。耳边回荡着哀怨的羌笛曲《关山月》,让他更加思念故乡与亲人。


可王昌龄偏偏不说征人思乡怀远,而将笔触延伸到万里之外的深闺里,说独守空房的妻子正因思念远在边塞的夫君而寂寞愁苦。


前三句还在描绘边塞登高望远的悲凉景象,最后一句瞬间就变换了空间,仿佛听到离别羌笛曲《关山月》的不是征人,而是深闺里的妻子,无端让这相思情深更加难以抑制。


可空间在转换,时间却保持同步,彼此思念的心情也是心心相印,如是一心,同愁万里。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倘若这种回响,能够保持时空同步,终究苦涩里还有希望与感动。


但最怕等待无望,生死未知。


春日的清晨,王昌龄笔下的闺中女子还在悔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而到了深夜,陈陶就用同样的对写手法写下,“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倘若此生,没有生死离别,无需对写传情,只定格在相遇的初始该有多好: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2


故乡水,送行舟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26岁的时候就下了华夏儿女世代吟唱的《静夜思》,成为千古经典。


而这首出蜀时所作的《渡荆门送别》,大笔一挥,就是思念故乡的又一诗歌高峰。


诗歌的前四句,一直在描绘李白乘舟进入荆门后的壮阔景象:江流奔涌、原野辽阔;山月灵动,云海苍茫。


可到了末句,笔锋一转,开始赞美故乡山水有情有义,恋恋不舍地随舟万里送君行。


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与多情,不说自己第一次离开故乡时的依依不舍,而是将感情投射到故乡山水上,说故乡对他难舍难分。


整首诗歌里没有送行之人,没有别离场面,更没有渲染离别之悲。尤其前三句,字里行间传达地都是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山、江、月、云是如何辽阔高远和空灵梦幻。


可就在末尾这看似轻描淡写地一句对写,却体现了李白这个游子的深情:走过万水千山,仍爱故乡的山山水水。月是故乡明,水乃家乡甜,人更是旧时美。


这样的山水有情送君行,余生的李白只能在回忆里追寻。见识过长安的繁华,经历了流放的落魄,最终只能在他乡了此残生,将对理想与故土的执念,化在“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里。


3


家中人,念远行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只要懂得这种人间烟火气的美好,就能理解白居易的寒灯独坐有多么悲凉。


一千多年以前的一个冬至寒夜,33岁的白居易宦游在外,独自夜宿在邯郸驿舍里。


自古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一天的邯郸也极为热闹:商旅不行,百官绝事,祭祀祖先,冠盖相贺。吃饺子,穿新衣,形同过年。


但热闹是他们的,白居易却什么都没有。非要说有点什么,那就是寒灯孤影,抱膝眼前。


这样的场景,像极了戴叔伦笔下的: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可白居易并没有将孤独浮在寒灯孤影的表层上刻画,而是以对写手法,通过想象故乡亲人思念他的场景,来流露彼此的思念情深。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就是这句极具口语化和生活化的描写,道尽了古往今来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和家人的盼归之情。


不知道儿女在外过得好不好,不知道父母在家身体好不好,不知道你何时归,不知道我何时到。那张罗的一大桌饭菜,那冰箱寄来的家乡特产,谁不曾经历,谁又不会泪目。


这样的深夜,看似是独坐,实则是心连心的同伴,只不过跨越了空间,反而愈发深情与缠绵。


诚如慷慨雄毅的边塞诗人高适,想到故土与故人,也不免变得柔情百转: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同样的对写手法,不写我思故乡,而极言故乡思我,道出思乡情深。


4


鄜州妻,忆长安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唐·杜甫《月夜》


世人皆知杜甫忧国忧民,却不深知杜甫的爱妻爱子,同样博大深沉。


杜甫这一生只有杨氏这一个结发之妻,从未纳妾,生死相随。这一点尤为可贵,抛开古代一夫多妻不说,哪个文人不风流,不是流连花柳,就是妻妾成群,就连苏轼都不乏妻妾。


而杜甫即使颠沛流离,也不曾忘记自己的妻子杨氏。这首《月夜》正是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被叛军所俘羁押长安,妻儿在鄜州羌村避难时所作。


在此诗中,杜甫没有直接抒发对妻子的相思之情,而是通过对写,细致描绘妻子望月思君的场景,来传达自己的深情。


在这样一个夜光如水的夜晚,妻子在深闺中痴痴望着窗外明月。她是那么美,有云鬟玉臂,有香雾清辉。她又是那么痴,默默无言地思念着我,却不知深夜露重,明月幽深,早已湿了云鬓,寒了玉臂。


这样的对写是如此浪漫情深,而一句“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更以儿女的不谙世事,来反衬出妻子的相思情深,和杜甫对妻子儿女的惦念关怀。


而末句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则由对写转为“双照”,千里婵娟,万里同心,他们一起期盼久别重逢,共话帷帐,拭去美人泪,饮却英雄酒。


而这样的平生夙愿,是他日重逢时的悲喜交加,“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也是漂泊蜀地后,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苦中作乐,“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此生大部分时间,杜甫与妻儿都在艰难度日:“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所愧为人父”,“飘飘愧老妻”。


可纵使贫困潦倒,杜甫与杨氏也始终伉俪情深,真正做到了: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


最终杜甫逝于59岁,妻子杨氏不久也香消玉殒,享年49岁。三十载的夫妻情深,终究要到地下再续前缘,余情未了,感人至深。


这就是古人笔下对写手法的经典运用,此外还有王维写手足情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周邦彦写故乡友情的“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但不管是哪种,都离不开内心的双向奔赴。不被辜负的情与爱,总是最暖人心。


未渡荆门是故乡-《渡荆门送别》到底是送别还是留别?

诗仙李白诗歌精选十一首(二)


——李白名篇注•析•译


北京 王俊鸣


原文欣赏


渡荆门送别①


李 白


渡远荆门外,


来②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③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④。


仍怜故乡水⑤,


万里送行舟。


注释


① 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送别:告别。


② 来:来兹,将要,指未来的活动。


③ 大荒:广阔的原野。


④ 海楼:海市蜃楼。


⑤ 故乡水:指长江水,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文章解析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是楚国的门户。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二十五岁,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情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四川境内水流湍急,巫山两岸峻岭高耸,待到荆门蜀、楚之界,形势一变,眼前一片平原,视域顿然开阔。此诗即在此次旅游途中所作。


这是一首留别诗。诗人出峡远游,到了荆门这个楚、蜀之界,在即将走出故乡进入一个全新的境地的时候,吟诗抒发自己异常兴奋的心情 ,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留恋之情。


首联交待:从故乡出发,到达了荆门,即将要开始在故楚国的漫游了。文字平时,实际上蕴含着复杂的感情,一个“远”字透露出此中消息。远,既是空间的实际,也是心理的感受;其中也让人联想到诗人一路上的颠簸,一路上的心情。


既到荆门,展现在眼前的是过去从未见过的辽阔平原,蜀中惯见的高山不见了,峡谷中奔腾激荡的江水,有了舒展的河床,也变得从容舒缓了。诗人以颔联十字,描写出一个十分壮阔的境界,充满了发现的欣喜,充满了前往游访的渴望。这是诗人初至荆门,日间所见的情景。看来,诗人是在此停舟夜宿了。于是就有了颈联的所见所感。“月下”句写夜间所见。从明月在天,直至“明镜”飞落,诗人望着,想着;也许,是太兴奋了吧,也许,是望月而生乡思吧。总之,诗人似乎是彻夜未眠。月落了,天明了,天边云霞灿烂,如海市蜃楼,——这都是在山内无法看到的奇妙景观啊!新鲜,喜悦,而走出去巡游探访的欲望自然更为强烈了。


前面的世界如此诱惑,诗人急于前往寻幽探胜;但是,跨出这一步,就是跨出自己的故乡,而且是平生第一次离开自己的故乡。这时候,对故乡的养育之恩,对故乡的山山水水,心存感激,难免留恋,于是就把这种情感寄托到滔滔的江水之上了。这就是尾联。尾联是感谢语,也是告别语。


自从清·沈德潜提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见《唐诗别裁》)的意见后,对于此二字该不该删,如果不删又该如何解读,一直众说纷纭。我以为,此二字完全符合诗意,不能删。


关键是如何解读“送别”二字。


“送别”一词,表达的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送”,一方面是“别”。说“送行”是着眼于留者,说“告别”是着眼于行者。所以《汉语大词典》对“送别”的解释是:“送行;告别。”——中间用的是分号,强调二者是并列关系。李白有一首《劳劳亭歌》,原注曰:“在江宁县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一名临沧观。”元·张昱《赠沈生还江州》诗:“客里登临俱是感,人间送别不宜秋。” 这两个“送别”,是“送行”还是“告别”?恐怕是兼含两义。


有没有用“送别”二字单表“告别”义的呢?唐·皇甫冉《与张补阙、王炼师自徐方清路同舟南下于台寺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诗:“……送别高台上,裴回共惆怅。悬知白日斜,定是犹相望。”这是一首“留别”诗,所谓“送别高台上”,应是说“告别于高台之时”。唐·姚合《送别友人》诗注曰:“一作别友人山居。”其诗曰:“独向山中觅紫芝,山人勾引住多时……明朝却欲归城市,问我来期总不知。”说“别友人山居”,说“归城市”,题目中的“送别”二字,显然是“告别”的意思。


李白未渡荆门时,水是“故乡水”;既过荆门,地非蜀地,水也就不再是“故乡水”了。至此,就要跨出故乡的大门,该与“故乡水——故乡”告别,说一声“再见”了。 “渡荆门送别”,分明就是“渡荆门告别”的意思,怎么可以删呢?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把这首诗编入第15卷,即归入“留别”的一类,颇有见地;


傅庚生《百家唐宋诗新话》说“言送别,乃自别蜀中故乡”,决非牵强。


全篇译文


从荆门之外乘船远渡,


终于来到这文明的古楚。


从此开始我的漫游,


朝朝暮暮都见美好的画图。


眼前展开广阔的平野,


连绵的群山忽然化作虚无。


江水放肆地汹涌奔流,


再也不受那峡谷的约束。


难眠中看明月的隐没,


仿佛天境飞入了山谷。


黎明降临,彩霞就像海市蜃楼,


云卷云舒,变幻着奇妙的画幅。


我不会忘记是故乡的江水,


万里迢迢送我到这异乡沃土。


为了博得更美好的前途,


再见吧,我永远带着你的祝福!


渡荆门送别·原文·翻译

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


【原文】


渡荆门送别——[唐]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战国时属于楚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渡远,是“远渡”的倒写。来从,是“来作”之意。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乘船远渡荆门,是来楚国做一次旅游。


楚国:古楚国之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带。


江:长江。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下:月亮下移。


海楼:海市蜃楼。


仍怜故乡水:仍,频频。怜,爱。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全句的意思是说,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


【翻译】


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楚国境内旅游。在旅途中,沿江两岸的崇山随着荒野的出现渐渐消失,奔腾的长江也就在无边的野上浩浩荡荡地蔓延开去,变得开阔、舒缓了。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凌空飞下的明镜,云气蒸腾缭绕,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流水,不远万里,送我的远行。


【赏析】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其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他就诞生在中亚的碎叶(今俄罗斯托克马克)。五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的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清廉乡。从李白自叙青年时代的阔绰生活来看,他的家庭原来可能是一个富商。幼年时,他的父亲对他进行过传统的文化教育,青年时曾接近过戴天山的道士和纵横家赵蕤,也受过儒家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总的说来,手纵横家和道家的思想影响较深。这些思想支配着她的生活,使他沿着一条传奇式的生活道路,度过了自己光彩而有坎坷的一生。


李白的诗歌以豪迈的气魄歌唱自己的进步理想,抨击权贵,藐视礼教,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但也时时流露出怀才不遇、人生如梦等消极情绪。在艺术上,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大胆的夸张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形成了豪爽的风格,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鸡鸡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传世作品有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较为详尽。


诗的标题是《渡荆门送别》,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写诗人送别什么人,看起来似乎令人费解。但是从作品的最后两句我们不难看出,这里的“送别”指的是“故乡水” 送别故乡人,即载舟送别远游之诗人。李白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蜀地度过的,他对家乡的山山水早就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二十五岁时才开始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这首诗就是他出蜀远游时写的。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深切留恋之情。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这两句是在说诗人这次远离养育自己多年的故乡,乘船渡过千里之外的荆门,来到战国时期的楚国属地漫游。这两句诗没有惊人之处,但它是总写,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是作品的总起。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四句是回过头来写的,作品采用了倒叙的写法,写诗人乘船去楚国属地荆门时一路上的所见所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写的是诗人坐在船上延长江顺流东下时一路上眼前景色的变化。这两句诗容量特别大,诗人乘船从峰峦叠嶂的故乡蜀地出发,穿过崇山峻岭,一直来到辽阔的湖北平原,随着船的前行,高山峻岭逐渐消失了,奔腾咆哮的长江也渐渐地平静下来,在无边的旷野上蔓延开去,平缓东流。这两句诗时间持续长,立体空间大,在读者的头脑中构建了一种具有行进感的动感画面。有时间的变化,也有行进过程中地理位置的变化。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写的是夜空景观。诗人坐在船上,遥看长空皓月,犹如天上飞旋而下的一团明镜,那升腾飘荡着的缭绕的云雾,仿佛即刻幻化成了绮丽壮观的海市蜃楼。比喻的形象既虚幻,又鲜明,这两句都是用鲜明的形象作比,描绘太空的迷人景致,表现了诗人超凡的想象力。


仅仅四句,诗人从高山写到平川,从地下写到天上,从白昼写到黑夜,跨越了时间,也跨越了空间,容量大,内涵丰富。


最后两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紧扣“送别”的作品主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前面说过,李白自记事起至二十五岁之前,都是在蜀度过的,他对故乡的山山水水有着浓厚的感情,此时突然别离家乡到异地远游,自然会产生惜别之情,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离情别绪”吧。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于,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却反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遥远的故乡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含蓄蕴藉,别有一番情趣。


这首诗在艺术上曲折含蓄,构思巧妙,层次清晰,脉络井然,结构波澜起伏。特别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写得大气,写得出人意料,令人叹奇。


李白之谜(91)||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送别”如何理解?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二十五岁。他乘坐一叶轻舟冲破三峡万重青山的阻挠,冲出蜀地,眼前天高地阔,豁然开朗。李白伫立船头,眺望荆楚大地,千里平畴,视达无碍,感慨万千,得诗一首: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的标题是《渡荆门送别》。乍读全诗,似一首即兴诗。写了诗人初到荆楚平原的所见所感。既无送别之人,也无送别之事,诗题何言“送别”?


其实,这是首诗是《峨眉山月歌》的续篇。既有时间与事件上的承接,更有情感上的接续。


开篇两句即交代自己从何而来,所到何地,缘何而来。“渡远”即表明乘船远离家乡抵达“荆门”之外,回应“峨眉山月”不离不弃的伴随与照耀。“楚国游”回应与“君”不得不别离故土、远涉他乡的缘由。正源于此,才有诗意的流转,情感的承续。而眼前的景色山尽江流,天远地旷,月高云绮。面对此景,怎不別意横流,离情澎湃。唯船下的流水,从故乡出发,穿越整个蜀中大盆地,穿越三峡千山的重重阻挠,一直伴随着自己的行船,不辞万里,远送至此。


流水犹故人故土,一直与自己不离不弃。默默无言,昼夜相随。此“送别”非一般意义上的送别——是年轻诗人对故乡故人的难离难舍。


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说得在理,却“删”掉了诗人此刻的独特情感——故土难离,故人难别。


尽管如此,但前景壮阔,未来可期,“行舟”依然要毫无留意地载着诗人星夜兼程地“渡远”他乡。


(待续;讲李白我是认真的;版权所有)
































文/赵 斌 图/谭昌永、蒋戈


李白故里,四川江油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二十五岁。他乘坐一叶轻舟冲破三峡万重青山的阻挠,冲出蜀地,眼前天高地阔,豁然开朗。李白伫立船头,眺望荆楚大地,千里平畴,视达无碍,感慨万千,得诗一首: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的标题是《渡荆门送别》。乍读全诗,似一首即兴诗。写了诗人初到荆楚平原的所见所感。既无送别之人,也无送别之事,诗题何言“送别”?


其实,这是首诗是《峨眉山月歌》的续篇。既有时间与事件上的承接,更有情感上的接续。


开篇两句即交代自己从何而来,所到何地,缘何而来。“渡远”即表明乘船远离家乡抵达“荆门”之外,回应“峨眉山月”不离不弃的伴随与照耀。“楚国游”回应与“君”不得不别离故土、远涉他乡的缘由。正源于此,才有诗意的流转,情感的承续。而眼前的景色山尽江流,天远地旷,月高云绮。面对此景,怎不別意横流,离情澎湃。唯船下的流水,从故乡出发,穿越整个蜀中大盆地,穿越三峡千山的重重阻挠,一直伴随着自己的行船,不辞万里,远送至此。


流水犹故人故土,一直与自己不离不弃。默默无言,昼夜相随。此“送别”非一般意义上的送别——是年轻诗人对故乡故人的难离难舍。


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说得在理,却“删”掉了诗人此刻的独特情感——故土难离,故人难别。


尽管如此,但前景壮阔,未来可期,“行舟”依然要毫无留意地载着诗人星夜兼程地“渡远”他乡。


(待续;讲李白我是认真的;版权所有)
































文/赵 斌 图/谭昌永、蒋戈


李白故里,四川江油


:


【本文标题和网址】渡荆门送别作者思想感情(渡荆门送别注释和思想感情) http://www.shijiazhuangseo.cn/qingganwanhui/3121.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5月31日 星期三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