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十佳情感网 > 情感句子 >

扬州慢的情感(扬州慢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近期很多网友提问:扬州慢的情感(扬州慢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小编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8151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1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目录:

宋代词人姜夔写了首《扬州慢》,今昔对比倍觉凄凉,催人泪下

公元1176年的冬至,21岁的姜夔回乡途中经过扬州,这里几经战乱洗礼,一片萧条残破,不见半点隋唐时期的繁华景象。


姜夔触景生情,忆起过往扬州盛景,尤其是杜牧笔下坐拥“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迷人扬州,便自己新谱一首曲调“扬州慢”,填上这首词《扬州慢•淮左名都》,抒发一番怀古之情:


(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淳熙丙申至月,即淳熙三年冬至;维扬,即扬州;戍角,即军中的号角;千岩老人,即姜夔的长辈恩师萧德藻。


姜夔路过扬州时正是清晨夜雪刚停,天气晴朗视线开阔,满眼都是荠菜和麦子。迈步走进扬州城,却见处处萧条冷寂,河水碧绿幽深,泛起丝丝清冷,不知不觉天色渐晚,城中吹响了凄凉的号角。


姜夔感慨于扬州如今的变化,心中十分悲凉,自创这首曲子,千岩老人读完认为有“黍离”之悲(即故国之思)。


词前小序交代主要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以及姜夔作词谱曲时的心情感怀。作序可以避免传诵开来可能出现张冠李戴、断章取义的情况,在宋朝十分常见。


这一年,姜夔踏入淮南东路的首府扬州,在竹西亭附近解下马鞍,稍作停留,这只不过是最初的旅程。


过去的扬州春风十里,熙熙攘攘,一派繁荣,如今我却看到翠绿色的荠菜麦草到处疯长着。自从金兵犯长江,洗劫扬州后,这里徒留下烧毁的池台、残存的古木,本地百姓仍然厌烦说起当初的兵事。


天色渐晚,已到黄昏时分,凄厉的号角四处响起,冷寂笼罩着这座空荡荡的扬州城。


词的上阕书写眼前所见及心中所感,为扬州城的衰败、残破、孤寂而痛心不已。


淮左即淮东,名都指扬州。“竹西”是北门外的扬州名胜;“胡马窥江”指金兵进犯,洗劫扬州至少两次。


在杜牧笔下有“春风十里”扬州路,而在姜夔眼中只剩下满目苍凉破败,生长旺盛的荠麦是春日仅剩的生机。金兵烧杀抢掠后的扬州只剩下断壁残垣,人烟稀少,百姓的心情用“厌”字来形容极为贴切,厌恶战争导致妻离子散,痛恨金兵恶贯满盈。


这时候,一声凄厉的号角忽地在扬州城上空回荡着,压抑的心情该怎么去形容呢?


“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承上启下,词人陷入沉思:


昔日杜牧俊逸清赏,料想到如今重游故地的话,定然会十分惊愕。即便有形容少女美艳的“豆蔻词工”,描绘青楼美梦的妙笔诗意信手挥毫,也很难对此刻的扬州表达什么深厚的情谊。


二十四桥仍然在那里,江中波浪翻腾不休,冷冷清清的月色下,处处寂静无声。此时,不知怎么地怀念起桥边的红色芍药,不知每一年都是在为谁娇艳绽放?


词的下阕连用杜牧诗里数个典故,尽言扬州城昔日之繁华,以乐写哀,催人泪下。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皆出自杜牧的诗;“二十四桥”是扬州吴家砖桥,因桥边长满了红芍药,亦称“红药桥”。


杜牧笔下的扬州城实在太过美好,假如看到如今的破败,也不知会如何痛心疾首?曾作“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精巧细腻,亦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传神诗意,杜牧面对残破的扬州也写不出如何深情的诗句吧?


“波心荡、冷月无声”,读到这里仿佛化身成了姜夔,站在桥上俯视下面的江水波涛,四处无声,更凸显内心的不平静。


还记得曾经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吧?如今只剩空寂凄冷,即便桥边的芍药年年火红绽放,也没有多少人去欣赏吧?


姜夔的所思所想尽付于所见景色当中,这首《扬州慢》描绘了诸多扬州昔日盛景,句句对比,反衬如今惨不忍睹的现状,以乐写哀,更加重哀伤百倍。


杜牧的诗只是引子。


昔之繁华,今之萧条,情景交融,催人泪下,有种深沉的悲伤弥漫在字里行间,触动人心底的柔软。


再读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这次读得仔细一些





初次,读到姜夔的扬州慢,只记住了一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因为以前听过许嵩有一首歌里面的歌词“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所以对这句首印象较深。后来看了一个讲述姜夔的一生的视频,才有了对之前读完一知半解的《扬州慢·淮左名都》再读一遍的兴趣。查阅了一些资料,把之前不知道的东西弄懂了,并稍作记录了。


首先《扬州慢》是一个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此调正是姜夔所创制。后来也有其他的人使用。



《扬州慢·淮左名都》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小序)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译文:淳熙年丙申年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


“淳熙”是南宋孝宗赵昚的年号。“丙申”是古代采用“干支纪年法”,丙申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3个,算下来是1176年,既淳熙三年。


“至日”可指夏至或冬至,根据后文判断,这里至日指的是冬至。“予”古文中有表示“我”的意思,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维扬”指的是南宋的扬州城。


我简单的理解:“这天,经过扬州”。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译文: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野麦。


“霁”雨雪刚停,天放晴的意思。“弥望”表达充满视野,“弥”是满的意思,满眼望过去都是。


我简单的理解:“昨夜的雪停了,扬州城远远望去,长满一堆野草”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译文:进入扬州城,看见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


“顾”有看读意思,“四顾”就是环视四周。“戍角”指的是驻防士兵的号角。


我简单的理解:“进到城中,看见到处都很萧条,看见河水都是绿色的(有时侯看到一潭死水的小池塘,时间久了水都变成绿色,死气沉沉的样子)。天开始变黑,城中响起号角,号角声本身听起来就比较沉重,再加上周围的景物,读的时候感受到一丝凄厉。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译文: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千岩老人“指的是南宋诗人萧德藻。他很是欣赏姜夔,把他的侄女许配给了姜夔。


“黍离“是《诗经》里面的一首《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就是出自黍离。它的创作背景是,诗人行至西周旧都,见宗庙宫室遗址。只有绿油油的黍在盛长,不见昔日繁华,心中悲凉忧伤。此首《扬州慢·淮左名都》亦有相同之处,


我的简单理解:“悲不悲凉”读了下面的正文才知道。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译文:扬州城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旅游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城我解鞍下马作停留一会儿。


“淮左”宋在苏北和皖北(江淮及沿淮地区)分别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淮南西路称淮右,而扬州城处于淮南东路。


“竹西佳处”是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这句诗化出。竹西,在扬州甘泉之北。后人在此筑亭,名曰竹西亭,或称歌吹亭。


“解鞍少驻初程”中“少驻”是短暂停留,“初程”是初段旅程。


我的简单理解:“到了扬州城,停下来看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译文: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


“春风十里”,杜牧有诗《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里描写的扬州城十里长街有歌楼舞榭,有珠帘翠幕,还有佳人,描写了扬州昔日的繁华,而如却只剩下青青的荞麦,人烟稀少的迹象。


我的简单理解:“走过的,看到的只有荞麦,其他别的没有。”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译文: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


“胡马”指的是金兵。金兵两次劫掠了扬州,烧杀抢夺,才使得这曾经繁华的扬州城,几乎成为萧条的荒城。连废池和乔木都不想提起那场战争,更何况是人呢?这拟人手法,更加深了这战争对这座城所带来的破坏程度以及人们的哀伤之情。


我的简单理解:“战争之后,看见残败的迹象,觉得连一草一物,都会痛恨那场战争,更何况人,都不愿再提起。”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译文: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号角吹起了冷寒,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黄昏,号角声在空城回荡,没有人间烟火的气息,这样的号角声显得异常的凄厉。


我的简单理解:“能像想出的一幅凄冷画面”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译文: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


杜牧,晚唐诗人。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有《泊秦淮》《江南春》《赤壁》《提乌江亭》等,还有高中课本里的《阿房宫赋》,也是他写的。他居住在扬州时,也写下不少传送千古的佳句名篇。文中“俊赏”的意思是卓越的鉴赏能力。“算”在文言文中有料想的意思,料想杜牧今天再来扬州城看到此时此景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我的简单理解:“曾经见证过扬州繁华的杜牧,如果现在看见此时的扬州城,肯定会大吃一惊的”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译文: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


“豆蔻工词”,杜牧《赠别》中写道“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青楼梦好”,杜牧在《遣怀》写到“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即便拥他有卓越鉴赏能力,能写出以上如此的绝句,看到现今的惨败扬州城,恐怕也难以用文字言语表达出此时的心情吧。


我的简单理解:“姜夔觉得,在对比下的这种落差之大,出现的惋惜悲伤之情,即使杜牧有再高的言辞艺术也恐怕难以言表吧。”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译文: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写道“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的是扬州歌妓在桥上吹箫,流连作乐的画面。而如今桥仍然在,只剩下桥下水波荡漾,冷月和寂寥,一个凄冷的画面。


“波心”是水中央的意思。


“二十四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有二十四座桥,另一种说是桥名字。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能明白姜夔在此处写的这种鲜明对比,这种物是人非的悲凉。


我的简单理解:“旧景依然,但繁华不再,只剩凄冷的场景在。”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桥边的红芍药,想已无人赏识,它不知道每年替什么人开花繁生。


”念“古文中有思量、考虑的意思。”红药“是红色的芍药花。


我的简单理解:“想那桥边的红芍药,它知道每年都是为谁而开的吗?”仿佛觉得这些花再做无用的功夫,因为已经没人来欣赏了。






读完之后,就只有感叹,要才华多到溢出来,才能写出这样的诗词么?真是令人佩服。短短的几句词,能涵盖了这么多的内容,所抒发出来的情感,令读者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得到。我想如果是能听到他在古代时候所谱成的曲,想必所感受到的情绪更甚。


限于本人文化程度有限,词穷,无法表达对这首诗的喜爱,就写到这里吧!


不知道你读完会有什么感受?


背诵篇目正文、译文和情景默写之《扬州慢》


39、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原文】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情境默写】


1、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扬州慢》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2、姜夔《扬州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物是人非中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3、《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___ _ __,____ ___。


4、《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扬州慢》中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6、《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扬州慢》中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__ ___,____ _______。


8、《扬州慢》中描写眼前波荡月冷的夜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__ _______,___ ______ ”。


10好的诗文往往表现在情景交融上。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用“过春风十里, ”,写战后萧条之景。


11、“月”在古代诗文中是经常被描写到的形象,如姜夔《扬州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译文】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已吹响,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杜牧曾以优美的诗句把你赞赏,今若重来定会为你残破而惊。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完好毫无损伤,桥下波心荡漾一弯冷月寂寞。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


《扬州慢》:一座清寒之城,凋敝之城,令姜夔欲款不已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养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


在宋词诸家里,姜夔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闲云野鹤式的布衣词人。他在宋词里第一次出现的身影,并非在他的家乡江西饶州,而是在千里之外的扬州。将处女作发表地定格在扬州,看上去这既是历史的巧合,也是文学的偶然使之。而宋词,有时也像一幅牍理致密的地理图标,指点着当时的重重迷津,就像姜夔,他无法知晓,当年的扬州之行,会成为他向宋词出发的重要节点。


在来扬州之前,姜夔的心中,自有关于这座城市的总体印象。隋唐之际,扬州繁盛,堪称名闻天下的大都市,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的美誉。隋炀帝杨广曾慕名扬州的琼花和美艳,不惜开凿运河,搭乘豪华龙舟,耗资钜万,来此寻花问柳,最后落得个命丧广陵。客游扬州,在春光明媚的三、四月间,最为合适不过,当年的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时,欣然赋诗,有“烟花三月下扬州”之句。


又当年,白居易与刘禹锡在扬州相逢,一为诗魔,一为诗豪,白居易为流落巴山楚水二十年的好友刘禹锡即席作诗,写下“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的叹息之语,而刘禹锡也举杯高吭,发出“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豪放感唱。


晚唐的诗人张枯对扬州更是偏爱,甚至在文章里说:“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扬州,一度成为文人士子心目中寻觅山水佳处,引发文思喷薄的历史文化重镇。姜夔的此次来访,一定是怀揣着诸多的纸上印象,踏马而过。甚至可以想见,他在此前已做足文化功课,酝酿了许多的诗句腹稿,以备吟咏。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时在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青年姜夔目遇扬州,只不过,他并不富有,腰缠无多;不是驾鹤,而是骑着一匹瘦马。关于姜夔的生卒年,至今仍是一团迷雾,在短短的生平简介里,在他出生与辞世年的数字后面,往往缀有一个小小的问号,表明姜夔的年龄,仍然印迹模糊。这样的问号,拷问着当时的社会,对文化名人的重视有失周全,也提醒着今人,时光漫滤,我们对于历史与文明的挖掘与解读,有时仍然显得无能为力。但不管怎么说,姜夔还是来了,兴冲冲,意切切,欣欣然,闪动一双充满好奇与陌生的眸子,扫视着眼前的点点滴滴。


姜夔抵达扬州的确切时间,是那年的冬至日。这一点,他在词前的小序中,倒是标注得十分清楚。在时令上,这不是一个令人生喜的季节。偏巧,又遇到一场大雪。夜雪之后,天色放睛,他和同行之人踏雪催马前行。极目四望,满眼都是野生的麦子,这让他在沿途生出些许感叹,江淮之间的持续大旱,庄稼一直没有长起来,倒是让野麦占挤了广衰的平原田地,委实令人惋惜。等到进城之后,他才发现,“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摆在姜夔眼前的,是一座清寒之城、凋敝之城,令他欲款不已。


目击扬州城的破败与荒凉,姜夔心生侧隐,感慨万端,提笔作词,为这座城市作描。而他在驻足远眺间的惊愕之状,也一览无遗。


Vol.366.《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主播:徐萧然

古代文学作品选


Vol.366


作品原文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shāo)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参考译文


扬州是淮南著名的城市,风光秀丽清幽,我便解下马鞍稍作停留。曾经春风吹拂的道路,如今只有野麦青青。自从金兵攻占扬州归去后,有关战乱的记忆,连破败的池台、残存的树木都不愿提起。天色渐晚,凄凉的号角声回荡在这座空城中。像杜牧那样风流蕴藉的诗人,重回今日的扬州,一定是深感吃惊吧。纵然杜牧有作“豆蔻梢头”、“青楼薄幸”的才华,也怕难以写出此刻沉痛的心境。二十四桥仍然在此地,但只剩一轮圆月在波心荡漾。桥边生长的芍药,又在静静得为谁开放呢?


解读分析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代表作。此词是


———— /END/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打开一往网易云音乐官方电台


古代文学作品选


Vol.366


作品原文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shāo)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参考译文


扬州是淮南著名的城市,风光秀丽清幽,我便解下马鞍稍作停留。曾经春风吹拂的道路,如今只有野麦青青。自从金兵攻占扬州归去后,有关战乱的记忆,连破败的池台、残存的树木都不愿提起。天色渐晚,凄凉的号角声回荡在这座空城中。像杜牧那样风流蕴藉的诗人,重回今日的扬州,一定是深感吃惊吧。纵然杜牧有作“豆蔻梢头”、“青楼薄幸”的才华,也怕难以写出此刻沉痛的心境。二十四桥仍然在此地,但只剩一轮圆月在波心荡漾。桥边生长的芍药,又在静静得为谁开放呢?


解读分析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代表作。此词是


———— /END/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打开一往网易云音乐官方电台


:


【本文标题和网址】扬州慢的情感(扬州慢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http://www.shijiazhuangseo.cn/qingganwanhui/2762.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5月24日 星期三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